十堰鎂碳磚的性能由于燒成條件的不同會發(fā)生較大的變化,日本黑崎播磨公司的技術人員為了研究十堰鎂碳磚性能變化的機理,以石墨含量為8%的低石墨鎂碳磚為基礎,通過改變燒成時間,考察了鎂碳磚的抗熱震性能、基質組織結構以及組成分布的變化。
試樣采用8%的鱗片石墨與92的十堰電熔鎂砂,外加1%的99金屬鋁粉制成鎂碳磚,在1400℃條件下分別經10h、30h還原燒成,然后考察試樣的抗熱震性和組織變化。抗熱震性試驗是將試塊在1600℃的鐵水中浸漬90s、然后水冷30s,循環(huán)3次,比較試塊外表及截面出現(xiàn)龜裂的情況。基質的顯微結構利用FE-SEM、EDS觀察。
觀察抗熱震性試驗后試樣的截面圖片,發(fā)現(xiàn)經30h還原燒成的試樣,產生的龜裂較明顯,抗熱震性能較差。經30h燒成的試樣基質中鋁、鎂、硅、鈣的分布顯微照片顯示,原為微粉的鎂尖晶石化,除此以外的部分仍有硅、鈣的存在。這表明,由于經長時間燒成,基質中二次結合積極,再加上雜質含量高,助長低熔物的燒結,導致了彈性模量上升,抗熱震性降低。